歐陽修《採桑子》群芳過後西湖好,狼藉殘紅

古詩查詢

請輸入古詩關鍵詞:

查詢範圍: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採桑子

採桑子古詩原文

採桑子》古詩文

【詩原文】

群芳過後西湖好,

狼藉殘紅,飛絮濛濛,

垂柳闌幹盡日風。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

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採桑子古詩的意思

採桑子

【古詩解釋】

【註釋】

1群芳過後:百花凋謝。西湖:指穎州(今安徽省阜陽市)西湖。

2狼籍:散亂的樣子。殘紅:落花。

3春空:春去後的空虛寂寞。

【評解】

這是詞人晚年退居穎州時寫的十首《採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寫了作者寄情湖山的

情懷。雖寫殘春景色,卻無傷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輕快的筆墨描繪了穎州西湖的暮春景

色,創造出一種清幽靜謐的藝術境界。而詞人的安閒自適,也就在這種境界中自然地表

現出來。情景交融,真切動人。詞中很少修飾,特別是前後兩結,純用白描,卻頗耐尋

味。

【集評】

劉永濟《詞論》:小令尤以結語取重,必通首蓄意、蓄勢,於結句得之,自然有神

韻。如永叔《採桑子》前結「垂柳闌幹盡日風」,後結「雙燕歸來細雨中」,神味至永,

蓋芳歇紅殘,人去春空,皆喧極歸寂之語,而此二句則至寂之境,一路說來,便覺至寂

之中,真味無窮,辭意高絕。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上片言遊冶之盛,下片言人去之靜。

通篇於景中見情,文字極疏雋。風光之好,太守之適,並可想像而知也。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西湖在宋時,極遊觀之盛。此詞獨寫靜境,別有意

味。

-----------------------------

這首詞是作者穎州西湖組詞《採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詞中描寫了穎州西湖暮春時節靜謐清疏灑的風姿。作者以詩為詞,將西湖清空幽寂的春末境界表現得優美可愛,體現了對大自然和現實人生的無限熱愛和眷戀。

上片描寫群芳凋謝後西湖的恬靜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詞的綱領 ,由此引出「群芳過後」的西湖景象,及詞人從中領悟到的「好」的意味。「狼藉」、「飛絮」二句寫落紅零亂滿地、翠柳柔條斜拂於春風中的姿態。以上數句,通過落花、飛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遠的暮春圖景。

下片「 笙歌散盡 」,虛寫出過去湖上遊樂的盛況;「遊人去始覺春空」,點明從上面三句景象所產生的感覺,道出了作者的複雜微妙的心境。「始覺」是頓悟之辭,這兩句是從繁華喧鬧消失後清醒過來的感覺,繁華喧鬧消失,既覺有所失的空虛,又覺獲得寧靜的暢適。首句說的「好」即是從這後一種感覺產生,只有基於這種心理感覺,才可解釋認為「狼藉殘紅」三句所寫景象的「好」之所在。

最後二句,寫室內景,以人物動態描寫與自然景物映襯相結合,表達出作者恬適淡泊的胸襟。末兩句是倒裝 ,本是開簾待燕 ,「雙燕歸來」才「垂下簾攏」。結句「雙燕歸來細雨中」,意蘊含蓄委婉,以細雨襯托春空之後的清寂氣氛,又以雙燕飛歸製造出輕靈、歡娛的意境。

這首詞通篇寫景,不帶明顯的主觀感情色彩,卻從字裡行間婉曲地顯露出作者的曠達胸懷和恬淡心境。

作者寫西湖美景 ,動靜交錯,以動顯靜,意脈貫串,層次井然,顯示出不凡的藝術功力。

西湖花時過後 ,群芳凋零 ,殘紅狼藉。常人對此 ,當覺索然無味 ,而作者卻面對這種「匆匆春又去」的衰殘景象,不但不感傷,反而在孤寂清冷中體味出安寧靜謐的美趣。這種春空之後的閒淡胸懷,這種別具一格的審美感受,正是此詞有異於一般詠春詞的獨到之處。

歐陽修《採桑子

宋代 古詩 《採桑子》 的詩作者是誰?

宋代 古詩 採桑子 的詩作者是詩人 歐陽修

古詩 採桑子 有多少字?

古詩 採桑子 共44字。

詩句 群芳過後西湖好 下一句是什麼?

群芳過後西湖好,狼藉殘紅。

歐陽修 的 採桑子 是什麼時候的詩?

歐陽修 的 《採桑子》 是 宋代 的詩詞。

詩句 群芳過後西湖好,狼藉殘紅 出自哪一首詩?

群芳過後西湖好,狼藉殘紅 出自 宋代 古詩 《採桑子》。

宋代 詩人 歐陽修 的古詩
宋代古詩《採桑子》歐陽修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