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降神。
四瀆炳靈。
兩儀鈞陶。
參和大成。
兆光人倫。
誕育至英。
於顯尚書。
實惟我兄。
行成世則。
才為時生。
體道既弘。
大德允明。
厥弘伊何。
靡曠不遵。
厥明伊何。
靡妙不研。
無索照灼。
有求幽玄。
細微不錯。
毫芒以陳。
積簣為山。
納流成淵。
扶翹布華。
養物作春。
所肅以禮。
所潤以仁。
宣質拔行。
曜文八采。
堅不可鑽。
清如凝水。
方跡迎朗。
蹈齊闕里。
晞聖而惟。
亦顧之子。
彼棄芝英。
玩此蘭茞。
異世同芳。
其馥不已。
有蘭既馥。
我風載清。
能芬南嶽。
運芳北征。
子有其德。
人求其馨。
逝此陋巷。
熏彼紫庭。
厥音不已。
鼓鍾有聲。
聞天之聰。
譬之鵠鳴。
天聰既招。
我實惟彰。
乘風之鳳。
眷言朝陽。
披雲藻繡。
來此舊鄉。
謙光自抑。
厥輝愈揚。
麗容魋翕。
孔好已張。
既照平林。
具我華英。
華英已曜。
餘光難延。
會淺別速。
哀以紹欣。
追曠同塗。
暫和笑言。
殊音合奏。
曲異響連。
絕我歡條。
統我思因。
根分來在。
愛感往思。
我非形景。
有處有游。
載離載會。
且歡且憂。
感彼遠曠。
吝此延娛。
樂奏聲哀。
言發涕流。
唯願我子。
德與福俱。
亦天之佑。
亦我之私。
寶歷登三祀,觚壇類兩儀。
居歆修大報,肇祀述前規。
景迓初陽吉,齋嚴一月期。
采章循節儉,縕豫屏紛離。
輅象停方貢,兵驂卻道馳。
殊庭崇祝告,太室款靈娭。
黃道晴曦麗,青郊湛露滋。
龍常騰旎旖,蜺羽勝葳蕤。
列戟森賓衛,嚴更警禁幔
蒼圓尊上帝,黃粹見方只。
馥郁陽宮燎,芬芳帝籍粢。
非煙浮羽籥,葉氣冒尊彝。
濟濟鏘圓玉,峨峨會采{王綦}。
雲裙紛下逮,月璧粲昭垂。
合奏諧純繹,登歌美緝熙。
貳觴勤俟獻,虛次迄親祠。
翊翊靈施佑,禳禳嘏致祠。
招搖回左翿,閶闔敞南離。
侍杖朝紳擁,升樓禁蹕隨。
臚歡皆岳挘瀋怫蝕取?/p>
都號登瑤冊,追思遺寶龜。
燕謀端有自,鴻祉浩無私。
肅穆東朝賀,登閎宣室釐。
慶綿千歲統,歡奉萬年戶。
盛事輝三古,龐恩被八維。
至誠深可卜,滿假務深思。
兢業傳家法,盈成保慶基。
萬方嚴表正,九簣戒功虧。
帝壽齊南極,邊塵靜北陲。
具臣懷美報,成命繹周詩。
怕年來年去,漸雅志、易華顛。歎夢裡青藜,間邊銀信,望外朱轓。十年竟成何事,雖萬鍾、於我曷加焉。海上潮生潮落,山頭雲去雲還。人生天地兩儀間。只住百來年。今三紀虛過,七旬強半,四帙看看。當時只憂未見,恐如今、見得又徒然。夜靜花間明露,曉涼竹外晴煙。
懷人夜寤擗,彼美天西方。
世變急三峽,吾道蹇兩當。
起坐觀列緯,翕箕正煌煌。
游雲起碧落,反覆變白蒼。
兩儀浩無際,萬期歸渺茫。
感此不成寐,振衣夜未央。
思君見梁月,忽若墮我旁。
月明照我心,知心豈尋常。
浩歌自起舞,宵景何蒼涼。
墓梅萃彼鴞,葭露化為霜。
難蟲兩得失,奚用論否臧。
日月此昭質,天地吾直剛。
原言勖本心,百世垂耿光。
太空生兩儀,群有函一氣。
飛走動植中,往往有常類。
凡與常類殊,疑類復疑異。
縉雲開國公,來攝飛挽事。
乘閒攜家人,縱步至台治。
三杯晚酣風,一笑春盎地。
夜闌堂左楹,蒸出芝茁蒂。
人不慣見芝,疑信初異議。
詔除九天來,郵傳三日至。
笑開芝函看,默與芝事契。
始攝今即真,雖疑亦云瑞。
那知瑞在人,小物未為貴。
我公胸次寬,始與天地似。
所臨和氣俱,萬匯一一遂。
江湖淮浙閩,兩稻多不穟。
廣東十四州,樂國逢稔歲。
{左禾右罷}椏萬里黃,厥瑞吾駭視。
煌煌楹上芝,茲特瑞之細。
別駕來訪別,徵我委齋詩。
敢問委之說,別駕自發揮。
萬事悉委分,吾何容心為。
抱槧游文屋,去取委所司。
一戰偶得雋,敢誇詞藻奇。
隨牒走仕途,薦舉委所知。
一朝獲通籍,敢恃妍媚姿。
不見百里奚,非黠亦非癡。
爵祿委倘來,飯牛牛自肥。
不見塞上翁,無喜亦無悲。
得喪委自然,失馬馬復歸。
委懷在琴書,栗裡真吾師。
委順聽時命,香山不吾欺。
吾以名吾齋,曰委不變宜。
王子曰不然,我言異於斯。
人性涵萬善,其位配兩儀。
凡天所委付,受者不得辭。
行藏道污隆,進退時安危。
委禹以治水,胼胝敢言疲。
委尹以復辟,寵利非謀私。
經制委姬旦,述作委仲尼。
今古理無二,聖賢人可希。
綱常或淪斁,委我開訓彝。
楊墨路必辟,韓莊門宜麾。
宇宙或傾仆,發我力夫持。
補天出媧石,浴日昇咸池。
饑者委我食,寒者委我衣。
一或負所委,是謂天職專職。
若君所言者,莊老同一岐。
梁以苦空壞,晉以清談隳。
流弊至委棄,往事真來規。
世道真險隘,天將委之誰。
上不能使爾,夫豈地良醫。
因詩重感慨,當有評是非。
太極本一氣,胡為兩儀分?生生立名字,萬匯遂紜紓
洪荒不足征,至精亦已淪。
□蕕茂佳景,蔥□爭□□。
□□漫渚澤,蒙蘢冒蘭蓀。
菲菲白日晚,颯颯秋霜繁。
華滋竟蕭條,芳情慾何言?
我聞洙泗言,惟仁靜而壽。
汝欲綿修齡,斯義盍深究。
越從開闢來,新故更禪受。
巍巍獨山嶽,屹立鎮宇宙。
其體固而安,其形博而厚。
噓呵可雲興,涵煦草木茂。
皆由一靜功,變化生萬有。
千古無動搖,兩儀等悠久。
吁嗟人心危,六鑿互攻鬥。
眇焉方寸微,怵彼群物誘。
擾擾無寧期,得不易衰朽。
汝今志於學,一念貴操守。
天真浚其源,人偽窒其竇。
冶容命之斧,妖聲性之寇。
臘毒由厚味,亂德本醇酎。
當如御讎敵,豈但惡惡臭。
斂然肅襟靈,神物森左右。
融融湛虛明,役役息紛揉。
還吾性之仁,萬善此其首。
但存達德三,可卜與齡九。
不勝玉女心,持用薦杯酒。
鳴冬朔風聲披靡,原樹莽蒼枯死。
出門四望來無人,何許翁閒守寒水,
服中百萬總活法,閉口不言心自喜。
姓名絕念公侯前,草野耕夫略相比。
一朝千乘從空來,照天戈甲光皚皚。
罾羅不為螭羆設,果應龜墨收奇才。
鷹揚元勳塞兩儀,遣爾後嗣恢宏基。
魯公如棠但射魚,縱得齒革何能為。
真一長存,太虛同體,妙門自開。既混元初判,兩儀佈景,復還根本,全籍靈台。浩氣衝開,谷神滋化,漸覺神光空際來。幽絕處,聽龍吟虎嘯,驀地風雷。奇哉。妙道難猜。鮮點化、愚迷成大材。試與君說破,分明狀似,蚌含淵月,秋兔懷胎。壯志男兒,當年高士,莫把身心惹世埃。功成後,任身居紫府,名列仙階。
太極肇判兩儀生,其中人為萬物靈。
人亦天地一物耳,獨以道義超眾形。
立為三才中宇宙,發揮天地經人倫。
茲事初非外爍伐,毫髮皆奮七尺身。
後生可畏如日出,千金之軀豈可輕。
寸陰可惜莫虛擲,百年安得長青春。
有力如虎當猛省,何況責望深父兄。
不通六籍不是學,未了三才未是人。
希聖必須志堯舜,希賢必有為顏曾。
義理彝倫精講究,禮樂制度須詳明。
體用源流務透徹,血脈文理仍流行。
會通兩盡始無礙,範圍未始離曲成。
無塵胸次貯萬卷,拔出筆力找千鈞。
不用高枕臥丘壑,用之家齊國治天下平。
不但匹無匹婦皆獲所,草木魚鱉鹹清寧。
此皆後進本分事,不為干利與求名。
更須掃除謔浪傲惰熊,打並嗜欲聲色情。
一物一則同一敬,牢守孔孟張朱程。
吃緊工夫決有效,令聞廣譽垂千齡。
英雄氣概為則是,一變至道非難能。
君不見四十五十無聞不足觀,總是惰而不學昏昏貿貿枉生天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