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茅愔愔雞啄場,兒啼索衣天隕霜。
密林漸放山色入,楓枯振稿聲琅琅。
清漿白羽棄已久,黃菊紫萸看欲香。
歲行及此去愈疾,若決積水難提防。
嗟予齒發非故物,念此內熱如涫湯。
原見唐朝呂墨客,膝行問道求神方。
齋心千日百事畢,消我含雪還韶光。
豈饒蒿目憂世事,黃金綰腰埋土囊。
舊聞諸李隱龍眠,伯時已老元中少。
一行作吏各天涯,故人落落疏星曉。
西山影裹識君面,碧照草江眸子瞭。
向來問道渺多岐,只今領略歸玄妙。
老鳳垂頭噤不語,古木查牙噪春鳥。
身在幕府心江湖,左胥右律但坐嘯。
第愁一葉釣漁舟,不容七尺堂堂表。
我今歸臥翠谷雲,君應紫禁鶯花繞。
相思有夢到茅齋,細雨青燈坐林杪。
我為江司馬,君為荊判司。
俱當愁悴日,始識虛舟師。
師年三十餘,白皙好容儀。
專心在鉛汞,餘力工琴棋。
靜彈弦數聲,閒飲酒一卮。
因指塵土下,蜉蝣良可悲。
不聞姑射上,千歲冰雪跡
不見遼城外,古今塚纍纍。
嗟我天地間,有術人莫知。
得可逃死籍,不唯走三屍。
授我參同契,其辭妙且微。
六一閟扃鐍,子午守雄雌。
我讀隨日悟,心中了無疑。
黃芽與紫車,謂其坐致之。
自負因自歎,人生號男兒。
若不佩金印,即合翳玉芝。
高謝人間世,深結山中期。
泥壇方合矩,鑄鼎圓中規。
爐橐一以動,瑞氣紅輝輝。
齋心獨歎拜,中夜偷一窺。
二物正欣合,厥壯何怪奇。
綢繆夫婦體,狎獵魚龍姿。
簡寂館鍾後,紫宵峰曉時。
心塵未淨潔,火候遂參差。
萬壽覬刀圭,千功失毫釐。
先生彈指起,奼女隨煙飛。
始知緣會間,陰騭不可移。
藥灶今夕罷,詔書明日追。
追我復追君,次第承恩私。
官雖小大殊,同立白玉墀。
我直紫微闥,手進賞罰詞。
君侍玉皇座,口含生殺機。
直躬易媒孽,浮俗多瑕疵。
轉徙今安在,越嶠吳江湄。
一提支郡印,一建連帥旗。
何言四百里,不見如天涯。
秋風旦夕來,白日西南馳。
雪霜各滿鬢,朱紫徒為衣。
師從廬山洞,訪舊來於斯。
尋君又覓我,風馭紛逶迤。
帔裾曳黃絹,鬚髮垂青絲。
逢人但斂手,問道亦頷頤。
孤雲難久留,十日告將歸。
款曲話平昔,慇勤免衰羸。
後會杳何許,前心日磷緇。
俗家無異物,何以充別資。
素箋一百句,題附元家詩。
朱頂鶴一隻,與師雲閒騎。
雲間鶴背上,故情若相思。
時時摘一句,唱作步虛辭。
君王有意誅驕虜,椎破銅山鑄銅虎。
聯翩三十七將軍,走馬西來各開府。
南山伐木作車軸,東海取鼉漫戰鼓。
汗流奔走誰敢後,恐乏軍興污質斧。
保甲連村團未遍,方田訟牒紛如雨。
爾來手實降新書,抉剔根株窮脈縷。
詔書惻怛信深厚,吏能淺薄空勞苦。
平生學問止流俗,眾裡笙竽誰比數。
忽令獨奏鳳將雛,倉卒欲吹那得譜。
況復連年苦饑饉,剝嚙草木啖泥土。
今年雨雪頗應時,又報蝗蟲生翅股。
憂來洗盞欲強醉,寂寞虛齋臥空AA8。
公廚十日不生煙,更望紅裙踏筵舞。
故人屢寄山中信,只有當歸無別語。
方將雀鼠偷太倉,未肯衣冠掛神武。
吳興丈人真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補。
自從四方冠蓋鬧,歸作二浙湖山主。
高蹤已自雜漁釣,大隱何曾棄簪組。
去年相從殊未足,問道已許談其粗。
逝將棄官往卒業,俗緣未盡那得睹。
公家只在霅溪上,上有白雲如白羽。
應憐進退苦皇皇,更把安心教初祖。
彭城古官道,日中十馬馳。
咫尺不見人,撲面黃塵飛。
白頭漢王縞素師,美人燕罷項羽啼。
一時混戰四十萬,天昏地黑睢水湄。
乃知大風揚沙失白晝,自是地利非天時。
漢王倉皇問道西,一兒一女嘻其危。
太公呂後去不歸,俎上寧有生還時。
未央稱壽太上皇,巍然女媧帝中闈。
任翁何為窮,一性共癖左。
不妄取芥粒,甘似西山餓。
短褐結郭絲,犢鼻詎穿絲破。
當時北阮貧,矯枉幾太過。
肯揭長芋頭,恐亦是奇貨。
豈惟宜躋升,抑自利頓挫。
濟河不擷褰,禿尾正便坐。
遲行少前跋,趨急或後簸。
刀尺初與形,蟣虱已相賀。
平生馬鞍間,髀肉已稍磨。
此既身之章,十年共起臥。
必以狐裘易,顧我應難和。
子賦從軍樂,城壚始煩癉。
服之遠行邁,百步無一蹉。
爾來玉泉老,以此勸勤擔
猶憶當時庚嶺前,傳衣正是普通年。
問道未余衣下事,寥寥千載不相傳。
陳君今古焉不學,清渭無心映涇濁。
漢官舊儀重九鼎,集賢學士見一角。
王侯文采似於菟,洪甥人間汗血駒。
相將問道城南隅,無屋正借船官居。
有書萬卷繞四壁,樵蘇不爨談至夕。
主人自是文章伯,鄰里頗怪有此客。
食貧各仕天一方,佳人可思不可忘。
河從天來砥柱立,愛莫助之涕淋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