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謙《七月十七日游浮山值夜未快所觀急歸作詩》詩詞原文及賞析
田疇渺渺平一望,側嶺橫峰環四向。
那知中有此巉巖,倚天削鐵三千丈。
坤靈湧出薦地寶,方嶠飛來憩靈仗。
我來暑濕未解圍,薄日烘烘雲盎盎。
投鞭濯手趨深殿,稽首虛皇注遐想。
黃昏食罷亟就枕,殷地鼻雷翻疊幛。
夜深風雨來萬騎,勢欲拔山投莽蒼。
明朝幽徑一丈泥,淺猶沒屨深沒杖。
仙遊咫尺邈霄漢,但倚危欄嘿惆悵。
琳宮危絕何由上,秘洞幽深倦探訪。
獨尋荒碣考歲月,更覓遺民問疇曩。
雲舄朝飛溪漲深,玄猿夜答空山響。
過門初欲快雄嚼,染指誰能當大饗。
會求靈藥插羽翮,未分風帆隔昆閬。
詩作監盟神所臨,後約有期吾敢爽。
柳鶯啼曉夢初驚。香霧入簾清。胭脂淡注宮妝雅,似文君、猶帶春酲。芳心婉娩,媚容綽約,桃李總消聲。相如春思正縈縈。無奈惜花情。曲欄小檻幽深處,與慇勤、遮護娉婷。姚黃魏紫,十分顏色,終不似輕盈。
萬紅梅裡幽深處。甚杖履、來何暮。草帶湘香穿水樹。塵留不祝雲留卻祝壺內藏今古。獨清懶入終南去。有忙事、修花譜。騎省不須重作賦。園中成趣。琴中得趣。酒醒聽風雨。
王正功《嘉泰二年歲在壬戌正月八日攜家還裡幕中諸友》詩詞原文及賞析
乳穴佳名久欣慕,茲游直與心期副。
今朝蕭散七枝筇,衰遲未覺躋攀苦。
湘南懸想碧雲橫,桂嶺遙瞻煙靄暮。
招提鐘磬出幽深,村疃牛羊自來去。
忽聞流水響潺潺,漸睹巖扃隔煙霧。
山蹊躡履亂崎嶔,翠壁題名雜新故。
乍暌朱墨略官箴,稍覺追隨劇幽趣。
絕知官裡少夷途,始信閒中無窘步。
人生如此信可樂,誰向康莊塞歸路。
共醉生前有限杯,澆我胸中今與古。
早知富貴如浮雲,三歡歸田不能賦。
熊軾巴陵地,鷁舟湘水潯。江山與勢遠,泉石自幽深。
杳靄入天壑,冥茫見道心。超然無俗事,清宴有空林。
江上饒奇山,巑羅雲水間。風和樹色雜,苔古石文斑。
巴俗將千溠,灉湖凡幾灣。嬉游竟不盡,乘月泛舟還。
暉暉朝陽亭,亭前鍾阜青。
巖險尚積雪,光彩浮初晴。
亭下清溪水,滑流新泮冰。
雙鳧知隨陽,亦逐流澌行。
亭中賢主人,快此景物清。
開門延客人,掬雪當泉烹。
凌蹙淮水漲,修鱗爛銀瓶。
更酌秦淮春,配此玉鼓羹。
了無一物俗,表裹俱蓬瀛。
宇宙有佳致,心清境乃並。
甚愛主人賢,澹然遺世營。
不言飲人和,恂恂發天誠。
清處亦絕奇,亭亭秋露莖。
胸中足丘壑,城頭亦林坰。
不與風月期,結屋謾茅菁。
卻慚最不客,形穢識不靈。
宿懷幽深趣,侵尋塵坌攖。
一官冷於鐵,癡坐如凍蠅。
喚來俎豆間,不知梅已英。
清賞可無傅,陋語恐難徵。
春風送鵬程,眷言尋此盟。
季春人病拋芳杜,仲夏溪波繞壞垣。
衣典濁醪身倚桂,心中無事到雲昏。
數曲急溪沖細竹,葉舟來往盡能通。
草香石冷無辭遠,志在天台一遇中。
桂葉似茸含露紫,葛花如綬蘸溪黃。
連雲更入幽深地,骨錄閒攜相獵郎。
茫茫清泗遶孤岑,歸路相將得暫臨。
試著芒鞋穿犖確,更然松炬照幽深。
縱令司馬能鑱石,奈有中郎解摸金。
強寫蒼崖留歲月,他年誰識此時心。
憶昔射策干先皇,珠簾翠幄分兩廂。
紫衣中使下傳詔,跪奉冉冉聞天香。
仰觀眩晃目生暈,但見曉色開扶桑。
迎陽晚出步就坐,絳紗玉斧光照廊。
野人不識日月角,彷彿尚記重瞳光。
三年歸來真一夢,橋山松檜淒風霜。
天容玉色誰敢畫,老師古寺書閉房。
夢中神授心有得,覺來信手筆已忘。
幅巾常服儼不動,孤臣入門涕自滂。
元老侑坐鬚眉古,虎臣立侍冠劍長。
平生慣寫龍鳳質,肯顧草間猿與獐。
都人踏破鐵門限,黃金白璧空堆床。
爾來摹寫亦到我,謂是先帝白髮郎。
不須覽鏡坐自了,明年乞身歸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