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郎未撤輪台戍,使者年年向西去。
宛國傳將馬乳來,漢宮始識葡萄樹。
茂陵石馬秋風寒,玄香冷落黃金盤。
後來尚食不到此,當時價抵千琅?/p>
鎮夷城頭初罷鼓,謫仙揮毫氣如虎。
一番風味眼底生,萬斛驪珠手中吐。
鐵面長髯誰比倫,慷慨便作涼州春。
兔起鶻落總天趣,日觀之徒空逼真。
願子珍藏無草草,謫仙已逐秋花老。
臨池不覺三歎嗟,前輩風流到今少。
李處權《文度以大笏見遺奇偉特甚非鄙人所稱擬柏梁體》詩詞原文及賞析
南越巨象何壯哉,齒牙脫落歲幾枚。
削木混真易以埋,玩視常恐生怒猜。
良工到手能剪裁,成此大笏莫與偕。
遠隨舶賈凌濤雷,論賈奚啻百瓊瑰。
異貺忽自王孫來,珍藏十襲敢遽開。
瑩如截玉無纖埃,照人冰彩滿袖懷。
惟君許我王佐才,我亦自負剛不摧。
他年致主登中台,垂紳峨弁直斗魁。
正色凜凜天可回,帝傍奸佞須擊排。
恢復洪業平泰階,寫之丹青上雲台。
君不見夏圭昔寫漁村春霧時,江山半入無聲詩。
又不見馬麟昔作關山秋色圖,千里風煙來座隅。
夏圭馬麟去已遠,一入九原呼不返。
祇今畫者亂如麻,吳興近數唐子華。
子華非夏亦非馬,得意雲山自揮灑。
一幅生綃不滿尺,平遠高深生筆下。
恍如坐我武夷山,主人見客開柴扉。
幽蹊曲徑歸路迷,白雲引出青松間。
又如坐我瀟湘側,漁子艤舟來迓客。
水邊籬落自成村,佇望九疑江樹隔。
隔岸人家茅蓋亭,過橋二老指山青。
飛泉絡層石,古木掛寒籐。
晴窗忽看不似畫,霏丹凝翠疑天生。
相對融心神,頓覺塵夢醒。
疏懶胸中有丘壑,得些珍藏作清樂。
平生寓意不留意,一朝笑贈芙蓉幕。
芙蓉幕底風流賓,高堂掛壁無紅塵。
公餘把酒自怡悅,便是雲山圖上人。
過橫塘。見紅妝翠蓋,柄柄擎香。月娥有意,暮靄收盡銀潢。一輪高掛,且放同、千里清光。秋中氣爽天涼。露凝玉臂,風拂雲裳。老子通宵不忍睡,把青尊小酌,仍更思量。自家活計,幸有無限珍藏。大千世界,靜極後、普現十方。圓明不損毫芒。精神會處,獨坐胡床。
將軍從元戎,六年守襄陽。
大小百餘戰,裂衣裹金瘡。
相逢說往事,鬚髯猶奮張。
歲晚不得志,巡邏分窮鄉。
窮鄉民不多,詩書間耕桑。
古不識兵火,承平異邊方。
一朝六鰲挘料妒璧譚饋?/p>
有盜黠如鼠,有吏貪如狼。
將軍手拊摩,不忍斧斫傷。
一語對曲直,冷泉解沸湯。
去著來時袍,蕭然無裝囊。
但有送行詩,至今猶珍藏。
壯士困資格,逆旌慳繼糧。
況又頗抱病,新添滿頤霜。
萬人為翰墨,無一曹思王。
萬人握干殳,無一關雲長。
幸而一有之,時論紛臧倉。
恨不釃鬥酒,與公歌慨慷。
將軍未五十,意氣摩穹蒼。
春鴻定決起,天驥終高驤。
大庾嶺頭江南北,生平走遍梅花國。
天下梅花詩最難,和靖居士佔第一。
七十四翁詩萬篇,一句梅花吟不得。
譬如江夏黃鶴樓,既有崔顥無李白。
何人幻出一橫枝,毛穎陳玄塗側百。
不丹不青逞妙手,月窗瘦影吾能移。
真梅難賦賦寫梅,虛叟大叫尤難之。
前身相馬九方句,焉能壓倒簡齋詩。
張侯隨軒梅一幅,什襲珍藏過寶玉。
南征不取萬戶侯,北歸未即九州督。
借梅為題求詩人,中原名士詩滿軸。
和靖簡齋亦不無,顧慚才盡難貂續。
張侯今在西湖隈,竹籬茅屋扃蒼苔。
我亦自有梅世界,紫陽山中歸去來。
梅花開時看梅開,花開開時看畫梅。
不用雕肝刻肺被梅惱,但當一杯一杯復一杯。
一本潼川花瑞菜,全蜀知名誰不愛。
夜雨叢凝色染藍,春風花噀香如麝。
不知何處得靈根,栽遍牛頭山後前。
古佛低頭看不厭,聲聞鼻孔衩渠穿。
上人攜種游江浙,味與首陽薇不別。
伏虎巖前清客嘗,老饕嚼斷娘生舌。
餘香分餉老芝峰,彷彿家園小摘同。
此去零星休賣弄,珍藏大作蘇陀供。
癡絕有庵不肯住,弄老挑雲徑山去。
地水火風分裂時,親書贈予黃葛布。
蛻封讀罷咽無語,會得龍鬚能辟暑。
豈知玉骨本清涼,書則珍藏布不齲
源老忽踏幽深路,道在隔山遙望處。
巨帙已載閒葛籐,何堪又送閒傢俱。
開眼一看笑呵呵,猶有這個可奈何。
來而不往非世法,聊效芹忱愧不多。
兩角茶,十袋曲,寶瓶飛錢五十萬。
虔心獻此一瓣香,奉為禪師作清薦。
且問先師來不來,玉山庵頂碧雲開。
更煩大眾打圓相,撥取青蓮火裡灰。
天下豈無寶,此寶常曠乏。
渾然肖天質,不與璆璠雜。
萬產蓄精粹,百靈常護押。
天王得而興,人事留豈盍。
問將安所施,邦國憑鎮壓。
問誰能為售,靡物可酬答。
孰嗟道不行,將以補千衲。
孰憂大廈摧,用以支眾庘。
在昔夏及周,相繼登天榻。
搜索罄寰瀛,異物悉歸狎。
萬玉會諸塗,九鼎安於郟。
人神為交歡,海岳在呼欱。
無遠不奔趨,無強不折拉。
區區霸者君,猶能救收扱。
譬夫至音奏,所聽才鞺鞳。
晉強由一戰,齊盛成九合。
小邦願輸幣,鄰境求盟歃。
至寶既見用,光價日以洽。
豈若秦與趙,爭璧相蹂踏。
其下數十代,交攻事矛甲。
用捨亦異道,盛衰勢相沓。
得之權綱震,失之基本塌。
吾君系皇統,威稜海隅匝。
大器固神扃,眾奇萃緹匣。
山瑰及海靈,盡獲諸羅罨。
揀金磧礫中,或不間砂鑞。
求珠淵泉底,或見取{外廣裡上卑下兩蟲}蛤。
珉石尚珍藏,理寧斥珪玾。
其間偶棄遺,誠堪為嗟{左甲右欠}。
或是選擇殊,非由道路狹。
淵哉二君言,相投予意恰,
誰能借其辯,九重貢君闔。
上以啟聰明,次以廣開納。
冀於涓塵中,收拾秘箱笈。
明時寧自疑,本無雙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