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得歸茅屋赴成都,直為文翁再剖符

古詩查詢

請輸入古詩關鍵詞:

查詢範圍: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古詩原文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古詩文

【詩原文】

得歸茅屋赴成都,直為文翁再剖符。

但使閭閻還揖讓,敢論松竹久荒蕪。

魚知丙穴由來美,酒憶郫筒不用酤。

五馬舊曾諳小徑,幾回書札待潛夫。

處處青江帶白蘋,故園猶得見殘春。

雪山斥候無兵馬,錦裡逢迎有主人。

休怪兒童延俗客,不教鵝鴨惱比鄰。

習池未覺風流盡,況復荊州賞更新。

竹寒沙碧浣花溪,菱刺籐梢咫尺迷。

過客徑須愁出入,居人不自解東西。

書籤藥裹封蛛網,野店山橋送馬蹄。

豈藉荒庭春草色,先判一飲醉如泥。

常苦沙崩損藥欄,也從江檻落風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生理只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

錦官城西生事微,烏皮幾在還思歸。

昔去為憂亂兵入,今來已恐鄰人非。

側身天地更懷古,回首風塵甘息機。

共說總戎雲鳥陣,不妨遊子芰荷衣。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古詩的意思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古詩解釋】

常苦沙崩損藥欄,也從江檻落風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生理只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

因徐知道據成都叛亂,杜甫曾一度離開成都草堂,避難於梓州、閬州等地。廣德二年(764)正月,杜甫攜家由梓州赴閬州,準備出陝謀生。二月,聞嚴武再為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同時,嚴武也來信相邀,詩人於是決定重返成都。於閬州還成都途中作詩五首,此為其中第四首。詩題中的「嚴鄭公」,即嚴武,廣德元年嚴武被封為鄭國公。

首四句是設想回成都後整理草堂之事,但卻給人以啟迪世事的聯想:「常苦沙崩損藥欄,也從江檻落風湍。」大意是說:自離草堂,常常焦慮沙岸崩塌,損壞藥欄,現在恐怕連同江檻一起落到湍急的水流中去了。這雖是遙想離成都之後,草堂環境的自然遭遇,但它不也是對風風雨雨的社會現狀的焦慮嗎?「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想當年,詩人離開草堂時,自己親手培植的四株小松,當時才「大抵三尺強」(《四松》),詩人是很喜愛它,恨不得它迅速長成千尺高樹;那到處侵蔓的惡竹,有萬竿亦須芟除!詩人喜愛新松是因它峻秀挺拔,不隨時態而變,詩人痛恨惡竹,是因惡竹隨亂而生。玩味這兩句,其句外意全在「恨不」、「應須」四字上。楊倫在《杜詩鏡銓》旁注中說:此二句「兼寓扶善疾惡意」,這是頗有見地的。亂世之歲,匡時濟世之才難為世用,而各種醜惡勢力競相作充分表演,詩人怎能不感慨萬分!這二句,深深交織著詩人對世事的愛憎。正因為它所表現的感情十分鮮明、強烈而又分寸恰當,所以時過千年,至今人們仍用以表達對於客觀事物的愛憎之情。

詩的後四句落到「贈嚴鄭公」的題意上。「生理只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生理,即生計。黃閣老,指嚴武。唐代中書、門下省的官員稱「閣老」,嚴武以黃門侍郎鎮成都,故稱。金丹,燒煉的丹藥。這兩句說,自己的生計全憑嚴武照顧,衰老的身本也可托付給益壽延年的丹藥了。這裡意在強調生活有了依靠,療養有了條件,顯示了詩人對朋友的真誠信賴和歡樂之情。最後兩句忽又從瞻望未來轉到回顧過去,似有痛定思痛意:「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詩人自寶應元年(762)七月與嚴武分別,至廣德二年(764)返草堂,前後三年。這三年,兵禍不斷,避亂他鄉,飄泊不定,人瘦得只剩皮包骨頭了。過去常讀古樂府詩《行路難》,今身經其事,方知世路艱辛,人生坎坷,真是「行路難」啊!「行路難」三字,語意雙關。一個「信」字,包涵著詩人歷經艱難因苦後的無限感慨。

全詩描寫了詩人重返草堂的歡樂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真情真語,情致圓足,辭采穩稱,興寄微婉。歡欣和感慨相融,瞻望與回顧同敘,更顯出了此詩思想情感的深厚。

(傅經順)

-----------------------------------------------

【鶴注】此廣德二年春,自閬州歸成都中途所作。《唐書·嚴武傳》:寶應元年自成都召還,拜京兆尹,明年為二聖山陵橋道使,封鄭國公,遷黃門侍郎。廣德二年,復節度劍南。【朱注】《舊書》云:武再尹成都,節度劍南,破吐蕃,加檢校吏部尚書,封鄭國公,與《新書》不合。以此詩題證之,《新書》為是。

得歸茅屋赴成都1,直為文翁再剖符2。但使閭閻還揖讓3,敢論松竹久荒蕪4。魚知丙穴由來美5,酒憶郫筒不用酤6。五馬舊曾諳小徑7,幾回書札待潛夫8。

(首章,重赴成都之故,八句皆敘事。欲歸草堂者,為嚴公再鎮也。揖讓,承次句。松竹,承首句。五六思成都品物之佳,七八想嚴公交情之厚,首尾賓主互說。玩末句,知嚴入蜀時便有書見招矣。)

1《杜臆》:成都尹本刺史,故比之文翁。自嚴公去後,成都遭亂,故有「還揖讓」語。2直為,特為也。《漢·文帝紀》:初與太守為銅虎符、竹使符。陸雲《贈鄱陽使君》詩:「謁帝東堂,剖符南征。」3《史記》:李斯以閭閻入事。孔子曰:揖讓而天下化者,禮樂之謂也。4松竹,舊栽草堂,公向有《覓綿竹》、《覓松樹子》詩。戴逵《閒遊贊》:「寄心松竹,取樂魚鳥。」《歸去來辭》:「三徑就荒。」又:田園將蕪。」5《蜀都賦》:嘉魚出於丙穴。劉淵林曰:丙穴,在漢中沔陽縣北,有魚穴二所。《益部方物贊》:丙穴,在興州,魚出石穴中,雅州亦有之,蜀人甚珍其味。黃鶴曰:丙穴固在漢中,然地誌載邛州大邑縣有嘉魚穴,萬州梁山縣柏枝山有丙穴,方數丈,出嘉魚。又達州明通縣井峽中,穴凡十,皆產嘉魚。此詩公赴成都作,意是指邛州丙穴。蓋成都西南至邛州,才百五十里耳。6《成都記》:成都府西五十里,因水標名曰郫縣,以竹筒盛美酒,號為郫筒。《華陽風俗錄》:郫縣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人刳其節,傾春釀於筒,苞以藕絲,蔽以蕉葉,信宿香達於林外,然後斷之以獻,俗號郫筒酒。《一統志》:相傳山濤治郫,用筠管釀酴醾作酒,兼旬方開,香聞百步,今其法不傳。7漢制,太守駟馬,朝臣出使為太守,增一馬,故為五馬。武昔攜酒饌至草堂,故云「五馬舊曾諳小徑。」8古詩:「遺我一書札。」後漢王符著書,號《潛夫論》。

其二

處處清江帶白蘋,故園猶得見殘春1。雪山斥候無兵馬2,錦裡逢迎有主人3。休怪兒童延俗客4,不教鵝鴨惱比鄰5。習池未覺風流盡,況復荊州賞更新6。

(次章,想春歸景事。上四草堂安居之樂,歸美嚴公。下四草堂睦俗之情,預待嚴公也。無兵馬,嚴能靖寇。有主人,公返舊居。習池,自比草堂。荊州,借比嚴公。次末二聯,賓主對舉。每句首字,七用仄聲,未見變化。)

1虞炎詩:「方掩故園扉。」柳惲詩:「汀洲采白蘋。」2朱瀚曰:是秋,嚴武果大破吐蕃,拔其城,雪山句若操左券,見公之知人料事。《賈誼傳》:「斥候望烽燧。」3趙次公曰:景物明煥,錯雜如錦,故曰錦裡。《戰國策》:燕太子逢迎卻行。曹植詩:「主人寂無為。」4晉孫暑為兒童,未嘗被呵怒。5《周禮》:「五家為比,又五家為鄰。」6《南史》:袁粲見江學,歎曰:「風流不墜,正在江郎。」醉習家池,在荊土。山簡以征南將軍都督荊、湘、交、廣四州,故可稱荊州。

其三

竹寒沙碧浣花溪1,橘刺籐梢咫尺迷2。過客徑須愁出入,居人不自解東西3。書籤藥裹封蛛網4,野店山橋送馬蹄5。肯藉荒庭春草色6,先一飲醉如泥7。

(三章,寫故園荒蕪之狀。上四花溪,下四草堂。竹映水,故見沙碧。咫尺迷,起下二句。蛛網久封,馬蹄空送,堂中闃無人跡矣。【張綖注】舊庭雖荒,而春草方深,翻可藉以一醉。肯藉二字,作問嚴之詞。【顧注】此想草堂荒涼景象,堪與《東山》詩「伊威在室,蠨蛸在戶」並讀。)

1《梁益記》:溪水出湔江,居人多造彩箋,故號浣花溪。2《橘頌》:「曾枝剡棘,圓果摶兮。」3朱瀚曰:謝靈運詩「來人忘新術,去子惑故蹊」,即過客二句意。《逢萌傳》:萌隱琅琊勞山,詔征之,托以老耄迷路東西,不知方面所在。4《漢·外戚傳》:武發篋,中有藥裹二枚。張協詩:「蜘蛛網四壁。」5梁簡文帝詩:「臥石籐為纜,山橋樹作梁。」6張協詩:「荒庭寂以閒。」《世說》:「過江諸人,每至暇日,輒出新亭,藉草飲宴。」7《後漢·周澤傳》: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註:《漢官儀》此下云「一日不齋醉如泥。」蔡云:稗官小說:南海有蟲無骨,名曰泥,在水中則活,失水則醉,如一塊泥然。《杜臆》:此曲說也,本言人醉後,其狀頹倒如爛泥耳。

其四

常苦沙崩損藥欄1,也從江檻落風湍2。新松恨不高千尺3,惡竹應須斬萬竿4。生理只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5。三年奔走空皮骨6,信有人間行路難7。

(四章,言故園雖蕪,而嚴公可依。上四敘景,下四敘情。藥欄、江檻,昔所結構者。新松、惡竹,昔所栽者。謀生駐顏,俱藉嚴公,庶從前奔走艱難,得以休息耳。五六自傷貧老,作望嚴之詞,嚴蓋雅好服食,故著金丹句。邵注三年奔走,謂往來梓、閬之間。)

1蕭詩:「沙崩聞韻鼓。」2劉逴曰:設江檻以減殺風湍,則沙岸不至崩頹矣。3吳均《詠松》詩:「何當數千尺,為君覆明月。」4《史記·貨殖傳》:竹竿萬個。5生理二句,語涉陳腐。陸機詩:「生理各萬端。」蔡云:《國史補》:「兩省相呼為閣老。」武在至德間為給事中,時公為左拾遺,正聯兩省也。《抱朴子》:金丹燒之愈久,變化愈妙,令人不老不死。《參同契》:「色轉更為紫,赫然成還丹。」《雲度七簽》:合丹法,火至七十日,藥成,五色飛華,紫雲亂映,名曰紫金,其蓋上紫霜,名曰神丹。古樂府歌行:「定取金丹作幾服,能令華表得千年。」

6《南史》:杜棲以父病,旬日之間,便皮骨自支。7古樂府有《行路難》。

其五

錦官城西生事微,烏皮幾在還思歸1。昔去為憂亂兵入2,今來已恐鄰人非3。側身天地更懷古,回首風塵甘息機4。共說總戎雲鳥陣5,不妨遊子芰荷衣6。

(末章總結,敘草堂前後情事。上四憂歸計之艱難,下四喜知交之可托。貧無生事,則難歸。老藉憑幾,則欲歸。亂後人非,則歸亦淒涼。懷古息機,則歸堪避地。生事句,承前生理。幾在句,承前衰顏。鄰人句,承前比鄰。息機句,承前奔走。各有脈絡。《杜臆》:有嚴公將略,則遊子可保無恙,豫知嚴公必能安蜀矣。)

1《高士傳》:晉宋明不仕,杜門注黃老,孫登惠烏恙皮裹幾。謝脁《詠烏皮隱幾》詩:「蟠木生附枝,刻削豈無施。曲躬奉微用,聊承終宴疲。」【遠注】公《寄劉峽州》詩「憑幾烏皮綻」,公蓋素所愛者,故思之不置。2亂兵,指徐知道之叛。《世說》:亂兵相剝掠。3《孔叢子》:鄰人聞其凶凶也。4陳子昂詩:「懷古正躊躕。」又:「未息漢陰機。」按《楞嚴經》云:「息機歸寂然。」5《魏志》:詔大將軍親總六戎。希曰:唐人以節度為總戎。李觀《邠寧節度享軍記》:「仗鉞總戎。」《握奇經》:八陣,天、地、風、雲為四正,飛龍、翼虎、鳥翔、蛇蟠為四奇。梁簡文帝《七勵》:「回雲鳥之密陣。」杜田曰:太公六韜,以車騎分為鳥雲之陣,取雲散而鳥飛,變化無窮也。6遊子,公自謂。不妨,無礙也。《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王嗣奭曰:五作,意俱條暢,辭極穩稱,都是真情真語,詩應如是。

今按:杜律如《秋興》八首,《諸將》、《古跡》諸首,雖疊章聯絡,而語無重複,故其氣骨丰神,俊邁不群。若《寄嚴公》五首,意思頗嫌重出,蓋赴草堂只是一事,寄嚴公只是一人,縷縷情緒,終覺言之繁絮耳。但就其各章鋪敘,自有層次。首章言嚴公書札,次章言荊州賞新,三章言荒庭飲醉,四章以生理衰顏訴之,五章以生事息機告之。說得迢遞淺深,條理井然,而前以剖符起,後以總戎結,文治武功,均望嚴公,又實喜溢於詞氣間矣。

-----------仇兆鰲 《杜詩詳注》-----------

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唐代 古詩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的詩作者是誰?

唐代 古詩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的詩作者是詩人 杜甫

古詩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有多少字?

古詩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共280字。

詩句 得歸茅屋赴成都 下一句是什麼?

得歸茅屋赴成都,直為文翁再剖符。

杜甫 的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是什麼時候的詩?

杜甫 的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是 唐代 的詩詞。

詩句 得歸茅屋赴成都,直為文翁再剖符 出自哪一首詩?

得歸茅屋赴成都,直為文翁再剖符 出自 唐代 古詩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唐代 詩人 杜甫 的古詩
唐代古詩《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杜甫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