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觀水漲二十韻》古詩文
【詩原文】
我經華原來,不復見平陸。
北上唯土山,連山走窮谷。
火雲無時出,飛電常在目。
自多窮岫雨,行潦相豗蹙。
蓊匌川氣黃,群流會空曲。
清晨望高浪,忽謂陰崖踣。
恐泥竄蛟龍,登危聚麋鹿。
枯查卷拔樹,礧磈共充塞。
聲吹鬼神下,勢閱人代速。
不有萬穴歸,何以尊四瀆。
及觀泉源漲,反懼江海覆。
漂沙坼岸去,漱壑松柏禿。
乘陵破山門,回斡裂地軸。
交洛赴洪河,及關豈信宿。
應沈數州沒,如聽萬室哭。
穢濁殊未清,風濤怒猶蓄。
何時通舟車,陰氣不黲黷。
浮生有蕩汩,吾道正羈束。
人寰難容身,石壁滑側足。
雲雷此不已,艱險路更跼。
普天無川梁,欲濟願水縮。
因悲中林士,未脫眾魚腹。
舉頭向蒼天,安得騎鴻鵠。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
【古詩解釋】
【黃鶴注】公天寶十五載夏,自奉先之同州白水,賦《高齋》詩,已是五月。又自白水之鄜州,道出華原,乃赴靈武所經也。同州在華原東百八十里,華原北至坊州百八十里,坊北至鄜百四十五里。豈非公自白水西北至華原,又自華原北至坊,復自坊北至鄜乎?是年史不書大水,而詩言水患為甚,可以補史之闕。《舊唐書》:三川縣,屬鄜州,以華池水、黑水及洛水三川同會得名也。《元和郡縣志》:三川縣,本漢狄道縣地,開皇三年,屬鄜州。
我經華原來1,不復見平陸2。北上惟土山3。連天走窮谷4。火雲出無時5,飛電常在目6。
(首敘山行景事,此水漲之由。連天,連日也。)
1《長安志》:華原縣,本漢祋祤縣地,隋開皇六年,改泥陽為華原縣。貞觀十七年,屬雍州。大足元年,隸京兆府。2盧湛詩:「平陸漲長流。」3《元和郡縣志》:「土門山,在華原縣東南四里。4鍾繇表:「深山窮谷。」5盧思道《納涼賦》:「火雲赫而四舉。」6何遜詩:「密雲窮浦暗,飛電遠洲明。」宋之問詩:「故園長在目。」
自多窮岫雨1,行潦相豗蹙2。蓊■川氣黃3,群流會空曲4。清晨望高浪5,忽謂陰崖踣6。恐泥竄蛟龍7,登危聚麋鹿8。枯查卷拔樹9,礧磈共充塞十。聲吹鬼神下(11),勢閱人代速(12)。不有萬穴歸(13),何以尊四瀆(14)。
(此記山水之漲。水流山內,故川氣帶黃。浪浸山根,故陰崖如踣。蛟龍恐泥、麋鹿登高,畏水故也。枯槎浮水,與拔樹俱卷。礧磈沙石,忽填塞水口,極言其簸蕩也。水聲沖激,如泣鬼神,水勢變遷,忽移人世,惟有奔歸四瀆,可以一洩下流耳。二句起下。)
1《魏都賦》:「窮岫洩雲。」鮑照詩:「窮岫閟長靈。」2《左傳》:「潢污行潦之水。」豗,水相擊。蹙,水相迫。3蓊■,水氣蓊鬱而■匝也,《海賦》:「磊匒■而相豗。」注云:「匒■,重疊也。」潘岳詩:「川氣冒山嶺,驚湍激巖阿。」4《抱朴子》:「南溟浩瀁,實須群流之赴。」《陶弘景傳》:句容之句曲,山中周回一百五十里,空曲寥曠。5郭璞詩:「高浪駕蓬萊。」6《西徵賦》:「眺華岳之陰崖。」7【朱注】《廣韻》:泥,滯也,陷也。《論語》:「致遠恐泥。」此借用其字。8《江賦》:「狐玃登危而雍容。」9夢弼曰:查與槎同,水中浮木。庾信詩:「臥樹擁槎來。」魏文帝《怨歌行》:「拔樹偃秋稼,天威不可幹。」十何遜詩:「磈礧沖波白。」礧磈,沙石也。《漢書·劉寵傳》:「充塞道路。」(11)《莊子》:「白波若山,海水震盪,聲侔鬼神,燀赫千里。」(12)梁武帝詔:「人代徂遷。」陸機《歎逝賦》:「人閱人而為世。」(13)《海賦》:「江河既道,萬穴俱流。」(14)《封禪書》:四瀆者,江河淮濟也。
及觀泉源漲1,反懼江海覆2。漂沙圻岸去3,漱壑松柏禿4。乘陵破山門5,回斡裂地軸6。交洛赴洪河7,及關豈信宿8。應沉數州沒9,如聽萬室哭十。穢濁殊未清(11),風濤怒猶蓄(12)。何時通舟車(13)?陰氣不黲黷(14)。
(此記川水之漲。江海覆,有似倒流也。漂沙,言其突沖。漱壑,言其橫撼。破山,言其高湧。裂地,言其深入。赴河及關,言其勢急。數州沉沒,言其害大。穢濁四句,憂水漲未平,亦以起下。)
1《水經注》:「泉源沸湧,浩氣雲浮。」2應璩詩:「汪海倘不逆。」3《海賦》:「漂沙礜石。」謝靈運詩:「圻岸屢崩奔。」《玉篇》:「圻與垠同,岸也,界也。」《水經注》:垠岸重沙。4《江賦》:「漱壑生浦。」歐陽建詩:「松柏隆冬瘁。」5《風賦》:「乘凌高城。」朱云:山門,即土門山。6謝惠連詩:「傾河易回斡。」《淮南子》:地有三千六百軸,名山大川,孔穴相連。《海賦》:「似地軸挺拔而爭回。」7《舊唐書》:洛交縣,屬鄜州洛水之交,故名。《寰宇記》:洛交水在縣南一里。潘岳詩:「登城望洪河。」洪河,黃河也。8【朱注】及關,謂潼關也。關在華山之東。杜氏《通典》:潼關本名沖關,言河流所沖也。劉峻詩:「空軫及關歎。」《詩》:「於汝信宿。」9【朱注】洛水發源鄜州白於山,合漆沮水,至同州朝邑縣入河,其勢最大而疾,故有數州沉沒之懼焉。十《鄒陽傳》:「萬室不相救。」(10)蔡邕《琴歌》:「滌穢濁兮存正靈。」荀悅《赦論》:「蕩滌穢流。」(11)顏延之詩:「春江壯風濤。」《江賦》:「乃鼓怒而作濤。」(12)陶潛詩:「舟車靡從。」(13)蔡琰《悲憤詩》:「陰氣凝兮雪夏零。」陸機《高祖功臣贊》:「芒芒宇宙,上..下黷。」鄭曰:「黲黷,垢黑也。」
浮生有蕩汩1,吾道正羈束2。人寰難容身3,石壁滑側足4。雲雷屯不已5,艱險路更跼6。
(此傷避亂而遭水患也。蕩汩承上。羈束難容,後逼兵戈,側足路艱,前沮水澇也。)
1《莊子》:「其生也若浮。」《南都賦》:「漻淚淢汩。」《上林賦》:「..弗宓汩。」注皆音聿。《北征》詩作蕩潏,義可通用。2《楚辭》:「邅吾道兮洞庭。」魏彥深《鷹賦》:「運橫羅以羈束。」3鮑照《舞鶴賦》:「歸人寰之喧卑。」《淮南子》:「聖人不遇其世,僅足以容身。」4江淹詩:「洞林帶晨霞,石壁映初晰。」《東觀漢紀》:馬援曰:「隗囂側足無新立。」5《易》:「雲雷屯,君子以經綸。」6顏延之詩:「首路跼險艱。」魏征詩:「豈不憚艱險。」《詩》:「不敢不跼。」
普天無川梁1,欲濟願水縮2。因悲中林士3,未脫眾魚腹4。舉頭向蒼天5,安得騎鴻鵠6?
(未復有舉世淪胥之慨。流離奔走中,欲濟無由,因歎林居之士,不免為魚,此即饑溺一體之心也。前《赴奉先》詩云:「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亦是此意。此章前後三段各六句,中間二段各十四句。)
1《詩》:「普天之下。」鮑照詩:「川梁日以廣。」2曹植詩:「欲濟河無梁。」《後魏書》:爾朱兆襲京邑,人夢河神為縮水脈,及兆至,有行人言水淺處導焉。遂策馬涉渡,直叩宮門。梁簡文《箏賦》:「望交河之水縮。」3王康琚詩:「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4《詩》:「眾維魚矣。」《太玄賦》:「屈子慕清,葬魚腹兮。」5蔡琰曲:「舉頭仰望兮空雲煙。」《詩》:「悠悠蒼天。」6陸機詩:「思駕歸鴻羽。」盧元昌曰:時祿山作亂,神州有板蕩之象。篇中云「聲吹鬼神下」,陰長陽消也。「勢閱人代速」,世事滄桑也。「何以尊四瀆」,無復朝宗也。「反懼江海覆」,中原陸沉也。雲雷屯不已」,建侯不寧也。「普天無川梁」,拯挽無人也。語意顯然。
王嗣奭曰:此詩之佳,在摹寫刻深,如聲吹勢閱二句,無人能道,然終與唐人分道而馳。比之畫馬,他人皆畫肉,而公則畫骨,此其超出唐人者,肉易識,骨不易識也。
-----------仇兆鰲 《杜詩詳注》-----------
問唐代 古詩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 的詩作者是誰?
答唐代 古詩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 的詩作者是詩人 杜甫。
問古詩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 有多少字?
答古詩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 共230字。
問詩句 我經華原來 下一句是什麼?
答我經華原來,不復見平陸。
問杜甫 的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 是什麼時候的詩?
答杜甫 的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 是 唐代 的詩詞。
問詩句 我經華原來,不復見平陸 出自哪一首詩?
答我經華原來,不復見平陸 出自 唐代 古詩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